新聞背景
   6月9日,記者從銀川市商務局獲悉,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有350餘噸蓮花菜滯銷,該局積極與相關企業協調,為這些蔬菜尋找銷路。(本報6月10日07版)
   各地年年上演“菜賤傷農”事件,層層加價的中間環節太多、農民的議價能力太低、農民沒有掌握定價權等,都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。
   不管什麼因素制約,必須打破農民彼此分散、各自為政的舊有格局,通過建立農業合作社、蔬菜協會、公司加農戶等有益模式,真正把他們組織起來實現“抱團取暖”,在生產、技術、宣傳、銷售等環節各有分工又強化合作,並逐步延伸到相關鏈條。從掌握市場信息、規劃種植面積開始,群策群力,剋服盲目跟風的弊病;田間地頭管理出現問題,技術人員及時到場解決;菜農除了多瞭解有關市場行情,儘量繞開層層批發商,實現“農超對接”。
   當菜農走規模化、專業化、集約化道路,在提升品質、創立名牌、增強競爭力基礎上,菜農依靠集體做大做強,尤其是在價格的協商、談判中占據主動位置,合理的話語權得到尊重,方能擺脫處處被“卡脖子”的尷尬。
   阿成/廣東  (原標題:預防“菜賤傷農”就要將產業做大做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ixvmdq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